软件业年龄歧视:一个日本人的观点

我打算给在Hacker News上的关于年龄歧视问题的讨论带来一个外国人的观点:在硅谷,可能有年龄歧视,但这里却不是最糟的。等你看了什么是真正的年龄歧视后,你才能对硅谷现在的形式有更深的认识。

我工作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是一个40多岁的日本程序员。下面的故事是跟我的一个在日本的伙伴多年的谈话中获得的。

在日本株式会社里,程序员(坦白的说,基本上是男的)在30多岁的时候要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追随“电梯”制度——员工的头衔每隔几年会自动升级一次,要么继续搞技术。如果你选择后者,就如同一个和尚宣誓做了苦行僧,会失去所有世俗的幸福。听起来有点戏剧性,但这正是人们每当谈论起老程序员时所处的心境:尊敬且同情。

如果一直留在这种晋升制度内,并且还想一直或有部分时间做编程,那是不可能的,制度不允许你这样。日本很多公司事实上明令禁止员工在晋升到某个头衔后还接触开发工具。我忘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级别。他们好像是使用排列组合算法来产生足够多的头衔提供员工使用。但通常,当一个员工成为“S.E.“后,就不再编码了。“S.E.“是”Systems Engineer“,系统工程师,但对较低等级的工程师也不保证都是这样。它只是表示一个做技术的员工从编程的岗位上毕业了。编程在日本被认为是一种很卑贱的工作。系统工程师制造各种系统,程序员是代劳敲代码的。为什么S.E.还要接触开发工具呢?他们需要的是PowerPoint,Excell 和 Word。所以,在33岁左右的时候你就要从Vi转向PowerPoint了。

这意味着在日本公司里最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也只有35岁左右。换句话说,13年的实际编程经验是一个人的上限。大多数软件公司里都没有一个能让年轻软件开发者作为榜样的仍在编程的重量级人物。很明显,早在30多岁时数就退出编程会带来技术传承带来问题。实际上,并不只是技术传承问题:它阻碍了大师级人物的产生。

我怀疑这种文化是导致在日本株式会社里软件开发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拿会社里软件业的成绩单跟其它领域比较,你能叫出一个能出口到国外的企业软件或个人软件的名字吗?软件业里的本田在哪里?游戏业另当别论,那是和硬件紧密相关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软件出口。对于这样的一个技术强国不是太奇怪了吗?

日本的软件业并非整个都没有竞争力,只是在株式会社里这样。日本创造了另世界瞩目的开源软件。Ruby就是最明显的一个。KAME把IPV6带进来BSD。看上去日本的年轻程序员想要使Perl这种语言再次回到编程一线。所以,在这种强迫程序员退休的制度之外,日本还是能够创造优秀的软件的。我不得不得出结论,认为株式会社在软件业上存在内在的制度上的失败。文化上对老程序员的排斥是主要因素。

这些对于硅谷或更普遍的美国,又意味着什么呢?是的,薪水在40岁时就达到了顶峰,这固然不幸,但你至少是被社会接受的。(我个人在硅谷并没有遇到过多少年龄歧视。自我感觉,只要能过面试关,我能拿到任何专门提供给27岁小伙的工作,我很欣慰能工作在这样一个公道的地方。YC是个例外,而PG明确的在一篇文章里说明任何35岁以上的人都有同样的机会…)

可这有一个比老程序员的感受如何更大的问题。如果我的猜测正确——缺乏老的、深谋远虑的程序员会伤害到整个行业,那反过来会怎样?如果这些陈年的智慧不只是被勉强的接受,而是被全面的发掘开发呢?这是否会让硅谷更上一层楼?YC在从年轻才俊身上榨取最大价值的工作做的很出色。硅谷是否应该开启另外一个尘封的动力源呢?

[英文原文:ageism in silicon valley: a foreign perspective ]
分享这篇文章:

2 Responses to 软件业年龄歧视:一个日本人的观点

  1. xylon says:

    应该说,日本的软件工程做比较好的关系吧。当你拿到详细设计,SE跟你说,你必须完全按照这个来写代码,不然他不承认时,程序员确实成为了一个卑贱的职位。
    至于技术传承,这个我看没什么必要。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拿别人的东西改改自己用。当你升到SE或者更高层次的时候,你就会接触这些了。然后就很简单啦,有什么好东西,或者我们必须要用的东西,大家商量改一下,再嵌套一层,不就成我们的技术了?至于程序员?他们只需要看明白手顺,找着详细设计打字就行了。

  2. Hetal says:

    程序员的悲哀,软件行业的悲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